数字COD传感器长期停用保养注意事项
时间:2025-07-02 16:17:53   访客:44

数字COD传感器作为水质监测的核心设备,长期停用(超过 30 天)时若保养不当,易导致光学元件老化、电极腐蚀或管路堵塞,直接影响再次启用的测量精度。科学的保养流程可使传感器保持 90% 以上的初始性能,以下为具体操作规范。

一、停用前的全面清洁处理

彻底清洁是保养的基础。先断开传感器与主机的连接,用软毛刷蘸取中性洗涤剂(如 0.5%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)轻轻刷洗光学窗口和电极表面,去除附着的油污和生物膜。对于顽固污渍,可用 10% 稀盐酸浸泡 15 分钟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(用 pH 试纸确认 pH 值 6-7),避免酸液残留腐蚀铂金电极。

流通池和管路需专项清理:用 50mL 注射器抽取去离子水,反向冲洗管路 3 次,每次推注速度控制在 5mL/s,确保管内无残留水样。若传感器带有刮刷装置,需手动操作刮刷 10 次,清除缝隙内的沉积物,最后用压缩空气吹干传感器表面水分,避免水渍残留形成水垢。

二、关键部件的拆卸与保护

根据传感器结构选择性拆卸部件:光学模块需旋下保护盖,在光学窗口表面覆盖一层无酸滤纸,再套上专用防尘罩(避免直接接触镜片);电极类组件需拧下电极帽,在电极头部涂抹专用保护油(如硅基润滑脂),防止电极暴露在空气中氧化。

管路系统需断开连接:取样管和排水管的接口处需用硅胶塞密封,防止灰尘进入;蠕动泵管需从泵头中取出,用去离子水冲洗后悬挂在通风干燥处,避免长期受压导致管径变形。所有拆卸部件需编号记录,放入防静电包装盒,避免与金属工具混放造成划伤。

三、储存环境的严格控制

储存温度需恒定在 10-30℃,相对湿度保持在 30%-60%,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(如暖气、烘箱),防止光学元件因温度剧变产生应力裂纹。传感器主体需垂直放置在专用支架上,禁止水平堆叠,防止光学窗口受压损坏。

化学试剂需单独存放:配套的标准液和显色剂需密封后放入 4℃冰箱冷藏,且与传感器分区域存放,避免试剂挥发腐蚀传感器部件。储存区域需远离腐蚀性气体(如氯气、硫化氢)和强电磁场,可在储存柜内放置硅胶干燥剂(每周检查一次吸湿状态,失效后及时更换)。

四、定期维护与性能核查

即使长期停用,也需每月进行一次维护检查:取出传感器,拆除保护装置,用蘸有异丙醇的棉签擦拭光学窗口,检查是否有霉斑或划痕;电极表面若出现氧化层,需用 0.5% 稀硫酸轻轻擦拭后重新涂抹保护油。

每季度进行一次通电检测:将传感器连接至主机,启动自检程序,查看光学信号强度(应≥初始值的 90%)和电极阻抗(铂电极阻抗需<200Ω),若发现参数异常,需及时联系厂家进行专业维护。维护过程需详细记录在《设备保养台账》,包括检查日期、部件状态及处理措施。

五、再次启用前的准备工作

启用前需执行激活流程:移除所有保护装置,用去离子水冲洗传感器 3 次,浸泡在 5% 硝酸溶液中 30 分钟活化电极,随后用标准液(如 100mg/L COD 标液)验证响应值,偏差超过 ±5% 时需重新校准。

管路系统需进行气密性测试:连接管路后通入 0.2MPa 压缩空气,关闭出口阀门保持 5 分钟,压力下降不超过 0.02MPa 为合格,否则需检查接口密封情况。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,需连续运行 24 小时稳定性测试,确保数据漂移≤2%/24h 方可投入正式使用。

通过系统化的保养措施,可有效延缓传感器老化速度,将再次启用的故障率降低 70% 以上。实际操作中需结合传感器型号(如紫外吸收法、重铬酸钾法)的特性调整细节,建议参考厂家提供的保养手册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

返回 

© Copyright 2022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

首页

关于迈德施

产品中心

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